扩大需求、提振消费、减税降费……新春后上海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详解这些政策措施
来源:
|
作者:上海发布
|
发布时间: 2023-01-30
|
10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是保持延续性。坚持市场主体获得感评价标准,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与前5个版本的行动方案相衔接,在任务安排上既要做好世行对标指标领域的改革深化工作,也要注重整体提升营商环境。
二是着力创新性。以深入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和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对标改革为抓手,注重进一步鼓励浦东新区以及临港、张江、虹桥、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
三是突出集成性。着眼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等多维度,主要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公共服务、监管执法、法治环境等方面,在集成创新上用力。
四是巩固实效性。切实落实好企业开办变更注销全程网办、工程建设领域一站式施工许可、综合竣工验收、区域评估、代办服务、免申即享、高效监管一件事、轻微违法免罚等改革举措,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部门、各区、各单位,抓紧落实昨天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锲而不舍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以市场化为鲜明主线、法治化为重要保障、国际化为重要标准,贯彻落实好6.0版方案,努力增强政策措施的透明度、清晰性和可预测性,提升政策措施的覆盖面和普惠性。
二是深化细化各项任务举措。充分发挥政策措施的支撑作用,从亲清政商关系、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社会政策等多方面加强集成创新,系统施策。
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提信心、稳预期、稳增长的先手棋,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配合,与“放管服”改革、投资促进、招商稳商、企业服务等工作融合推进。加强督查考核,优化全市营商环境考核评估规则,推动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同时,我们还要及时总结典型案例,复制推广经验,形成比学赶超的社会氛围。
全力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努力确保全年就业形势稳定开好局、起好步
澎湃新闻:《行动方案》提出了对缺工企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和针对性服务、对招录失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举措,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以及春节期间本市用工保障情况如何?赵永峰: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受疫情和春节等因素的影响,去年末以来,部分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为此,市人社局在全力落实国家人社部“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春暖农民工”等专项活动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从今年1月就提前启动了本市2023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人社部门通过加强就业形势监测、组织就业服务专员入企服务、提供高效率招聘服务、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启动春节期间稳岗留工送温暖等举措,已累计举办各类线下线上招聘活动16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余个,与中西部省份特别是对口援助地区开展60余场劳务对接活动、服务来沪务工人员2.4万余人,为2800余户重点企业解决了缺工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行动方案》各项举措,全力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努力确保全年就业形势稳定开好局、起好步,具体可以概况为“五个着力强化”:
一是着力强化重点企业用工支撑。深入实施“沪岗行动”,开展“3+X”组合式企业用工服务,包括提供招聘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组织参加招聘会等基本服务,以及代理招聘、“对岗推人”、劳务对接等个性化服务。特别是针对保供应、保运转、重要产业链的重点企业,坚持“一企一策”强化保障其用工需求。
二是着力强化各类招聘服务。全面启动线下招聘会,利用“公共招聘新平台”开设“千企万岗云聘会”等线上招聘专区,打造人社局长“直播带岗”品牌,开展“职引未来”系列活动,高频次组织一系列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的分行业、分领域专场招聘,确保“天天有招聘、周周有活动”。这里再预告一下,下个月我们将举办一场主题为“春风送真情 援助暖民心”的大型线下招聘会,预计有1000家企业参与、提供超过1万个岗位,这也是202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线下招聘会。
三是着力强化劳务协作对接。持续健全中西部劳务协作机制,春节后继续深入云南、河南等中西部地区主动对接,成规模、成批次引进更多劳动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培育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持续巩固中西部脱贫劳动力在沪就业稳定性。
四是着力强化稳就业补贴政策落实。积极落实春节返岗交通补贴,1月28日至2月5日期间,企业租用大巴车跨省“点对点”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返岗,或劳务协作输出地包车输送市外务工人员返岗的,按照实际包车费用的50%给予补贴。同时,今年本市将继续实施重点群体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对招录登记失业三个月以上人员或本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按每人2000元给予补贴。
五是着力强化稳岗送温暖服务。坚持“暖”字当头,结合我们正在开展的“就业访民情”和人社局长“访企稳岗”等活动,持续推进落实稳岗留工送温暖十六项服务举措,加大力度定向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实实在在地送到广大市场主体和劳动者的心坎上。
通过上述五方面工作举措,我们能够确保春节后本市企业用工的总体稳定可控。
上海证券报: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的重要举措,企业对此的感受度也颇高。请问市税务局,能否介绍一下《行动方案》中税费相关政策措施的详细情况?
刘洪波:去年以来,本市税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研究税费支持措施,先后形成“税务6条”“税务10条”“税务8条”,纳入全市一揽子支持政策并加强政策落实,为全市经济恢复重振和稳增长注入了源源动力。今年新出台的《行动方案》,税务部门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全力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主要包括: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文明确的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继续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对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继续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继续对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六税两费”;配合市人社等部门落实社保费减免等政策。今年如果国家后续出台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我们也将继续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二是持续优化办税缴费措施。近年来,市税务部门认真落实税务总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和本市优化营商环境措施,通过减资料、减环节,持续优化办税缴费。在延续以往好的做法的基础上,我们今年继续加强税收营商环境建设,优化办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如在出口退税办理方面,将继续落实好出口退税便利化举措,确保办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在5个工作日内;对资质良好的一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将进一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持续提升出口退税质效,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同时,按照税务总局部署推进“送问办询评”一体化,构建精细化、个性化、动态化的新型征纳互动和纳税服务模式。利用税收大数据实现“政策找人”,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对税费支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接下来,全市税务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按照税务总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认真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为本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贡献税务力量。实施“货物贸易优化升级”行动,继续全力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凤凰卫视:去年全市外贸进出口实现正增长,请问今年我市在稳外贸方面有哪些政策举措或工作考虑?
顾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去年,上海克服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压力,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全市货物进出口达到4.19万亿元,同比增长3.2%。今年,我们将实施“货物贸易优化升级”行动,继续全力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促进外贸稳中提质。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物流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叠加效应,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围绕重点市场、重点行业,以重点展会为支撑,支持外贸企业抢订单、扩产能、增份额。举办“出海优品 云洽全球”系列活动,会同各区和重点区域加大贸易招商力度。放大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提升“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能级,深化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进口集散功能。
二是加快新型贸易扩容。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集聚和培育一批海外仓企业主体,探索建立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离岸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度,做大离岸贸易规模。新评定一批国际贸易分拨中心示范企业,提升国际贸易分拨业态能级。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再制造件按新品实行进口管理试点。持续扩大保税燃料油加注企业规模。
三是大力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提升数字服务等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能级,围绕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产业,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贸易,优化数字贸易发展促进政策,加快集聚和培育数字贸易标杆企业,打造数字贸易品牌活动,推动建设上海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
四是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发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外贸重点区域作用,提升外贸领域公共服务能级。落实全面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推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迭代建设,构建“单一窗口”服务新模式。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进实施新一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