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剪纸、面塑、蛋雕……这些异彩纷呈的技艺,勾起人们心中最为浓郁的年味。
每逢春节,送年礼就会成为大家走亲访友的“标配”,为了体现拜访者的心愿,各式各样的年礼陆续“开卷”,除了喜庆,也越来越讲究特色。
在上海,除了大白兔奶糖、雪花膏,龙年还可以送什么年礼?榜单上一定少不了来自杨浦的好礼物“荣庆堂香囊”。

非遗遭遇上龙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杨浦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囊制作技艺传承人、杨浦区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上海荣庆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余东讲述了“荣庆堂香囊”的故事。
自2020年来,荣庆堂凭借特色的中药香囊荣登各界“上海伴手礼好评榜”,2023年创新推出的翡翠香囊还特别作为“上海礼物”品牌商品之一亮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些闪光的荣誉背后,离不开非遗技艺的传承。

香囊又叫“香缨”,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中国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香囊不仅可以熏衣、寄情,还可以驱邪、治病。
2015年,荣庆堂香囊制作技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十多年的精心打磨,完成了从中药草包到布艺包装的转变,实现了民俗文化与中药文化的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海派香囊的创新之路。一只香囊巴掌大,香粉不过五克,荣庆堂香囊可以实现留香至少半年以上, 其中奥秘在于纯中药制成的囊心;为了发挥香囊的药用价值,荣庆堂潜心研究出30多种中药配方,最久远的药方已经传承了百年。

2021年,“龙衔香”香囊荣获上海特色伴手礼银奖及上海礼物等奖项
2024年,“龙衔香”香囊再次刷屏礼物榜单。精致的礼盒、红蓝的吉祥底色下。传统刺绣工艺制成的“龙”形象憨态可亲,而拎起时散发的柔和药香,不仅芳香开窍还提神醒脑,让不少居民爱不释手。“龙衔香”取金龙衔香之意,设计灵感来源于青龙镇、青龙港等上海特色的龙文化。

为了探索中药香囊与都市时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荣庆堂频频进驻上海商圈、博物馆等地,积极参加各类文创评选大赛,全力探索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之途径,不断拓宽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