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黄浦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组织会长、分会会长(工委会主任)等一行 20余人在虞惠和会长带领下,赴江苏杨州召开2024年度第二次会长会议,总结部署协会工作。

会上,向各位会长报告了今年以来区协会开展 2022-2023 年度黄浦区“文明个体工商户”、“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评选表彰、“4·15”爱心行动日活动等工作,会议还就充实调整会员结构,进一步做好会员发展工作的题议进行了讨论,统一了认识。并对修订协会章程,建立完善相关内部管理制度等事宜进行了审议。
会议经研究决定,于今年6月下旬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并就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地点、会议内容等作了具体安排。
虞惠和会长要求协会及各分会(工委会)认真做好代表大会的相关筹备工作,保障代表大会如期顺利召开。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博物馆座落于杨州三湾古运河畔,主体由博物馆和大运塔组成。从外观看,博物馆像运河边一艘杨帆起航的巨船,馆内有10多个各具特色的展示空间。
进入博物馆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座描绘大运河全貌的巨大模型,大运河从南到北贯穿八省级行政区、五大水系。其气势磅礴,令人十分震撼。通过观看图片展览,目睹运河文物和展品,以及5G大运河沉浸式的体验。大家对中国大运河的起源,更迭和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新更为深刻的了解。
中国大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开凿于春秋晚期,隋代时第一次全线贯通,元代完成第二次大沟通,它是世界上唯一一条为确保漕运安全,达到稳定政权,维持统一的目的,由国家开凿和管理的人工运河。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它成为一个伟大农业文明的运行核心,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也为沿岸人民因因生息、交流、融合带来了美好生活。
大运河的申遗成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起点,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做出重要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将在新时代,谱写栩栩如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