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以下称“邦信阳中建中汇”)是黄浦区民营经济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创设于1995年,负责人徐国建。律所借鉴和采用国内外大型律师事务所的运营理念和组织结构,合力配置各业务部门、全面建设各专业团队、科学建立全所联动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从而实现客户服务资源配置最佳、效率最高、质量最优,具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破产管理人资质,是银行间市场交易上协会会员、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会员、中华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上海创业投资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市商会会员。
邦信阳中建中汇上海总部与各地分所形成了国内法律服务网络,为国内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全球领先企业和上市公司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在国外法律服务市场上,邦信阳中建中汇是IR国际律师联盟、LEGALINK及Global Legal Group的成员律所,与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的国际大型律师事务所建立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邦信阳中建中汇于2015年发起设立IR“一带一路”国际律师联盟,与该联盟成员建立了密切的联络机制与合作网络,为境外客户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邦信阳中建中汇服务领域广泛,涵盖了法律服务的绝大多数领域。凭借多年的积累,邦信阳中建中汇在涉外法律事务 、房地产与建设工程、金融事务(私募基金、银行、信托和保险等)、竞争与反垄断、知识产权与文化体育、国际商事仲裁和诉讼、并购与破产重组、劳动法、媒体与娱乐、争议解决、海事海商、公司合规审查、税务与财富管理、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连续多年获得钱伯斯、The Legal 500、ALB等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给予领先律所的认可。邦信阳中建中汇强大的业务能力和优质法律服务还获得了政府机构和主管部门的肯定,近年来荣获“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上海市优秀律师事务所”、“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黄浦区区长质量奖”、“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及奖项。
两次合并联合成就壮大
2020年是邦信阳中建中汇创立25周年,自1995年成立中建所始经历了两次合并。第一次合并是2010年,组成中建中汇成效显著,同年荣获十佳不动产优秀律师事务所、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记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三等功,并成为黄浦区第一个创收破亿元的大所,为上海市黄浦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一己之力。第二次合并是2014年,组成邦信阳中建中汇并入驻外滩经济聚集带的新家——中山南路100号,当年黄浦江边最高的办公楼。当时黄浦区引入大批金融机构入驻外滩经济聚集带,政府愈发重视法律服务功能及防范金融风险作用。可以说第二次正式合并相比第一次专业布局更加全面,一方面拓宽了涉外业务,另一方面引入了美国的卓越绩效模式,以最大化地发挥规模化律所的内能。第一次合并使他们成为了大所,而第二次合并无疑使他们成为了强所,逐渐变得完整和壮大,不仅促进了自身品牌的跃升、服务质量的提高,也为黄浦区金融创新提供了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保障,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2016年,他们入围“黄浦区区长质量奖”, 2018再次入围并荣膺当年区长质量奖。
25年来,邦信阳中建中汇的成长,受益于黄浦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反过来作用于黄浦区经济社会进步,助力黄浦区金融生态及社会文化持续健康发展。邦信阳中建中汇一直为黄浦区区域经济持续发力。一方面是金融风险防范,他们为各大企业的风险疑难提供法律服务支持、尽心尽力,他们为金融风险防范及企业纾困在演讲座谈中屡屡发声、建言献策;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乃至国际经济、文化产业的支持,他们加入PEAS为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领域发光发热,他们的律师为索契冬奥会担任临时仲裁庭仲裁员,他们的团队为国际足球纠纷成功调解结案,他们为国外内诸多大型企业主办收购、挂牌、境内重组、追索货款等业务。
除此之外,他们还组织及参与了诸多国内外的专业研讨会,开展完成了无数公益法律服务项目,如为偏远地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提供免费咨询,联合高校成立奖学金,为留守学生捐献图书室,在专注自身发展之外兼顾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责任。
70余名合伙人200余名执业律师
邦信阳中建中汇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在北京、南京、武汉、杭州、西安、宁波、厦门等地设有分所,郑州分所也在筹建过程中,拥有70余名合伙人,200余名执业律师。
邦信阳中建中汇有着优秀的高学历律师团队。合伙人均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和良好的业绩。律师们具有多种从业背景,部分律师曾在政府部门或司法机构工作;部分律师拥有在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和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部分律师还在社会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或在著名的高等院校兼任教授。
例如合伙人夏玲,复旦大学法律硕士,专长领域为民、商事争议解决、诉讼,公司并购重组,公司破产清算、重整。夏玲律师曾在法院商事审判庭工作19年,主审和参与审理的各类型民、商事合同案件案件近2000件,主审了包括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上海百联集团公司旗下多家国有企业的破产清算及强制清算案件,其中包括外商独资企业的破产清算及中外合资企业的强制清算。撰写的法律文书多次在法院系统获奖,并多次获得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嘉奖和办案能手的称号。参与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律智库丛书”系列之《破产案件审理实务》的撰写工作。2018年3月 至 4月,接受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办公室邀请,参加国际访问者项目(IVLP)“美国破产法改革”交流访问。夏律师加入律所后,担任破产团队业务负责人,带领团队为多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个人提供清算法律咨询服务,并在《上海律师》发表破产专业文章。夏律师带领团队负责的“ST展唐”破产重整案系我国首例新三板挂牌企业破产重整案例,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并顺利复牌。
外滩金融法律论坛10年历程
2020年11月12日,第十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在上海半岛酒店圆满举办,近200名金融街、实业届、法律界的嘉宾共襄盛举,围绕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的金融及法律新格局”主题,论坛设开幕式、主旨演讲、圆桌论坛、闭幕式等环节,深入探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的金融与法律新业态、新情况、新问题。
两场圆桌会议以“企业纾困与法治营商”和“当前形势下的特殊资产投资机遇”为主题展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邦信阳中建中汇合伙人夏玲参加了圆桌会议,与其他参会嘉宾一起着眼于当前形势,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性疫情,从市场环境、经济发展走势、金融与法律、投资机遇与风险防范、困境与挑战等多层面展开研讨。在回答主持人关于“重整程序帮助企业纾困心得和体会”时,夏玲律师以自己担任破产管理人负责人的“ST展唐”破产重整案系我国首例新三板挂牌企业破产重整案例为例介绍了“展唐科技”重整案,一是厘清债务人的资产和诉讼,二是监督和帮助自主经营,三是运用市场规则引入重整投资人,四是债权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前提下确保与债权人充分沟通,最后配合府院联动,推动重整计划的执行。该案是自《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规定重整计划变更条件后,由管理人牵头第一次采用修正案形式对重整计划进行变更的案件。重整计划执行期间,展唐科技逐步恢复了经营能力,并在控股股东提供的资金支持下,扩大经营范围,在全国十几个省市、直辖市设立了分公司,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在不断增强。该案得到了法院系统的高度认可,入选“上海法院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夏玲律师还认为,预重整是重整程序和重组两种形式结合的新的辅助形式,并不是重整必须的前置程序和统一的规则。如果未来能够建立一些规则和制度进行规范的话,就可能能够实现预重整阶段招募投资人,成功率更高一些。
作为上海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金融法律论坛之一,《外滩金融法律论坛》于2011年由黄浦区司法局和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倡导设立。自诞生10年来,论坛积极促进金融与法律行业双向交流,有效推动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持续助力金融业健康发展,对近年来黄浦区深入推进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持续凸显区域金融核心功能、不断优化金融综合生态、打造公平正义、成熟完备的法制化营商环境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同法域法治互动研讨
2020年10月23日第六届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区际冲突法专题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区际冲突法专题研究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法学院、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厦门)律师事务所承办。来自内地及港澳知名法学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厦门海事法院法官、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律师及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博硕士生等110多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以“中国不同法域法治互动的未来”为主题展开研讨。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特聘院长、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国建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作了题为《谈谈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作用——从自身参与<海牙判决公约>谈判说起》的主旨报告。徐国建教授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公约谈判过程中幕后磋商与博弈的故事,就公约谈判中如何发出中国声音、哪些方面体现中国智慧以及中国做出了哪些贡献等方面做了生动介绍,并对《海牙判决公约》的有关条款进行了深入解读。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区际合同的法律问题:法律规则、司法实践及统一框架构造》。会议分为区际法律冲突中的管辖权问题、有关区(国)际合同的冲突规则与实践、以及有关区际合同的程序规则与实践等相关议题展开。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共有17位专家学者在线下会场或线上精彩发言,并有8位与谈人参与交流与谈,围绕当前的热点问题如平行诉讼问题、协议管辖条款的效力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区际冲突问题、跨境破产问题、区际司法协助问题、区(国)际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等展开深入讨论。
随着涉外交往实践的增多,区际法律冲突问题不断涌现,此次研讨会对区际民商事究,将法律关系中一些迫切需要解决但尚未形成法律框架的领域进行研会为现实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投身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做公益,邦信阳中建中汇一直在路上。从创所之初,律所始终坚持“公益乃一种常行”的理念,将公益作为从始至终的使命与追求,并持之以恒地坚守和行动。
为了推动律所层面上的公益项目更精准、系统、规范、长效地发展,从而使律所的公益项目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2018年,邦信阳中建中汇全体合伙人一致通过了设立“邦信阳中建中汇专项基金”的决定。
2019年5月15日,由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设立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邦信阳中建中汇专项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二楼会议室举行,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款人民币一百万元,将致力于包括贫困地区教育扶持、优秀师资力量培养、青年学生激励等有意义的慈善项目和公益事业。这不仅体现了一家大所的责任和担当,也为律师业提供了公益实践范本。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张凌、张华、施南昌,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季诺,上海市黄浦区司法局副局长杨冬雨等领导嘉宾莅临现场。
作为一家在社会上有着很高知名度的综合性大所,邦信阳中建中汇在不断追求卓越法律服务和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时刻不忘以回馈社会为己任,始终心系贫困学子,帮助他们圆梦人生,与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多家高校开展合作,设立奖学金、文化周,并形成长效机制,每年捐赠数十万元推动高校开展各项活动。
自2012年起,邦信阳中建中汇参与到监狱帮教工作中,与很多监狱、未成年管教所确立合作关系。邦信阳中建中汇每年都会派出律师投身于法律援助事业中,邦信阳中建中汇坚持“法律援助惠民”,涌现出很多有担当、有爱心、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律师。
在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方面,邦信阳中建中汇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通过法律、法规及公共政策的研究、论证、起草、修订等多种方式参与立法,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并服务政府,多层次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以法之名抗击疫情共克时艰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武汉紧急封城,无数白衣天使逆行,军民日夜奋战。虽不能赶赴一线,但邦信阳中建中汇始终心系疫情,聚沙成塔,将爱心递向前线,涌现出无数个感人的抗疫瞬间:启用“帮信用中建中汇专项基金”,捐赠20万元善款用于新冠病毒防控相关工作;上海总部70余名合伙人及员工通过各方渠道捐款捐物,捐款金额近7万;杭州分所募集善款31900元并全部捐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武汉分所募集善款37100元并全部捐赠武汉市红十字会;委派合伙人高兴律师参与组建黄浦区专业律师团队,协助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开展相关工作;全所招募29名年龄在18-40周岁的律师及助理参与黄浦区团委疫情 防控青年储备志愿者和心理服务志愿者项目;全所多个团队及律师在疫情期间免费开展咨询及公益法律服务;西安分所发起为期两个月的“助力2020”公益法律服务项目,组建律师团队免费为企业提供疫情相关法律咨询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