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芳在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开了一家个体的迪檬餐饮店,位于闹市中心的贵州路上。她热衷于社会公益活动,还兼任了黄浦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的副会长,在协会的赈灾捐款、学习宣传、访贫问苦等各项活动中,总能见到她忙碌的倩影。今年3月初,上海新冠疫情爆发,小芳主动请缨,个人出资,组织起一支纪律严明,随叫随到、热心高效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小区疫情防控期间,她在两起千钧一发的事例中,用爱心和睿智挽救了一老一少两条垂危的生命。张小芳可歌可泣的事迹在小区广为流传,不胫而走。

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2022年3月下旬浦东进入静默封闭状态,张小芳居住地所在的浦东久事大桥公寓小区陷入了人手奇缺的囧境。居委会包括居委书记、主任在内的近80%干部均被隔离在疫情高发的邻近小区内,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出现了脱节,令小区上下束手无策,也没有人出面来协调和牵头疫情防控工作。
此时,作为公寓业委会楼组长的张小芳主动挑担,紧急肩负起该小区疫情防控管理的职责。决心一下,立马行动!凑巧的是,翌日居委会孙书记也致电张小芳,希望她能尽快组建起一支志愿者队伍,把小区的各项防疫抗疫工作运转起来。小芳因早有准备,于是当即表示同意!

张小芳,甜美文雅的脸庞,修长娇艳的身材,热情慷慨的性格,才思敏捷的头脑让她拥有颇广的人脉,成为人见人爱的巾帼娇子。在得到大楼内各住户的大力支持下,小芳很快联络了16位志愿者,为居民提供疫情期间所有的防控管理工作与发送大礼包、快递收发及配药送医等服务,无缝衔接不掉链,及时为小区纾困解难。
志愿者征战伊始,防护服没有怎么办?张小芳就在小区发起募捐,居民们也深明大义、热情支持,你50,他60,小芳捐了1000元,是捐款中的大头。就这样志愿者穿起了“大白”和“大蓝”。“大白”和“大蓝”住在小区可回家吃饭,但保安是外聘的,吃饭怎么办?还是小芳想得周到,她慷慨地自费为门卫买了盒饭。每次巡检之前,小芳就像将帅一样传令各人的任务,重申注意事项,还要给大家培训疫情防控知识……
特别是在疫情迸发之时,楼内居民被突然封闭,大家猝不及防,特别是年老病患、基础疾病患者以及定期需要治疗的慢性病重症患者,都无法通过常规途径解决出门就医、购药……大家手足无措,焦急万分。张小芳急切联系到邻近居委会,想方设法依靠自己的关系,最终在防范可控的前提下,打开了就医、购药的通道,帮居民解决了“急煞人”难题。接着,小区的配药医保卡就像雪片般纷纷落到了小芳面前,张小芳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为患者去各大医院配齐,而且毫无差错地送到病人家里。

小芳所居住的公寓大楼从底楼到五楼是裙楼,是外来租客高度集中的居所。人口结构复杂密集,空间闭塞,随着封控时间的延长,裙楼内,“阳”性层出不穷,加上生活物资的匮乏,裙楼人员憋着的火气一下子被点燃,几十号人冲出裙楼,哄闹着要物资,高喊要求把“阳”拉走,甚至要跑出封闭区域。当班的志愿者和保安人员急得团团转。大家还担心裙楼里的“密接者”大批聚集,势必殃及主楼居民,从而导致疫情蔓延失控。此时,张小芳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一方面安抚、劝说情绪激动的裙楼租客,另一方面紧急联系街道居委会和警署。在小芳的毅然果断处理下,街道和警方迅即到场,及时平息了事态的发展,并妥善安排好裙楼人员分次、分批把“阳性”感染者者及密接者在最短时间内送往方舱医院或隔离酒店。
疫情防控期间。小芳手机24小时待命,整个小区里就数她每天最晚睡,最早起,经常深夜1点前后接到居委会的工作指令,立马起床,通过微信群通知志愿者及个别须提前关照的楼宇住户,提醒大家一早做好准备,安排好当天的核酸或抗原的检测工作。刚开始,居民有一大推的抱怨,甚至还有人讽刺、谩骂“半夜鸡叫”等,小芳忍辱负重顾大局,尽量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罔顾那些不理智人的言辞。小芳实在是太忙了,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情:维护、疏导小区居民的核酸检测工作或领取配送物资;督促志愿者分发收缴抗原检测试剂;帮助居民协调居委会签发就医、配药出门证等事项;为患者外出配药和送药;还为孤老赠送粮油等生活用品;快递、外卖收发物件消杀、静态放置处理等……在周边小区尚未使用“场所码”时,小芳想方设法率先启用“场所码”,对运送快递、外卖人员严控把关,逐个进行健康码核查,以确保楼内居民的安康……虽然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工作量非常大。小芳说:晚上1点睡,早上6点起,早餐、午餐下午1、2点吃,晚餐夜里8、9点吃,居然已成常态化!试想,像这样偶尔一两天还能熬,但连续绷紧神经两个多月,那该要多强的毅力啊!更令人感叹的是,因疫情影响贵州路门店不能营业,经济损失已经不少,张小芳在小区两个多月中如此辛劳,她完全是义务的,没有任何报酬!相反自己掏钱却是义无反顾,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

张小芳在志愿者道路上曾发生了不少感人肺腑动人故事:
今年5月,突然传来公寓8楼的小张姑娘要跳楼自杀的消息!住在7楼的张小芳闻讯火速赶到8楼了解情况,原来小张的母亲是医务工作者,疫情期间工作繁忙,不常回家;小张的父亲经常酗酒,脾气暴躁。这天他俩又为小事发生龃龉,并由口角引发肢体冲突,其父狠命地抽打女儿,进而手持菜刀要追杀女儿。小张恐惧万状,闪门而出。姑娘在忍无可忍情况下便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小芳发现小张人已失踪,马上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她估计小张会到大楼顶跳楼轻生,于是一边急急赶乘电梯奔向21楼楼顶,一边不间断地电话联系门卫和三名当班的自愿者。须臾志愿者、门卫和居民都来到现场,张小芳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气喘吁吁赶到楼顶,但发现楼顶的门被紧锁着,小芳思忖:小姑娘肯定进不了楼顶晒台的。那么小张会到哪里寻短见呢。头脑敏锐的小芳突然想到在6楼也有一个平台,能通往楼外。说时迟那时快,马上赶乘电梯到6楼,一个箭步越向窗台,发现姑娘正往平台边缘走去,小芳一声吆喝:站住!姑娘闻声一愣,小芳马上抓住了她的手,将她领回家里。这时老张酒醒,在小芳的劝说下,也有了悔改之意。接着小芳就耐心地与小张促膝谈心,苦口婆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劝导了足足两小时,终于使小张回心转意,振奋精神,决心积极复习迎接中考 。
还有一件悠关人命的事例,那是在今年5月下旬,公寓9楼的洪阿姨突发心脏病,服药后仍未能控制病情。叫120救护车,要排好长的队,人命关天,怎么办?作为新华卫校毕业,曾在医院当过护士的张小芳,清楚地知道,黄金2小时是抢救急性心脏病患者的最宝贵时间。张小芳立马采用应急措施,及时拨打居委和街道电话,通过居委街道的应急救助通道,在最短的时间里,救护车飞快开到小区。当患者得知要送仁济医院时,病人和家属又犹豫了,因为他们听说在仁济医院就诊的病人,进去时核酸是阴的,但不久便转阳了,从而产生了顾虑。小芳就对家属说,离我们这里最近的对口医院只有仁济,如果担心被感染,我给你去送上面罩、N95口罩、医护专用手套和反穿服等,只要加强防护是不会有感染问题的。于是打消了病人的疑虑。就这样,在小芳的鼎力帮助下,洪阿姨在仁济医院的及时抢救之后病情终于转危为安。
小芳曾经历了被谩骂、被上门吵闹,尽管受到了许多不理智的误解,经历了数不尽的委屈,但还是坚守心中一份执念,那就是“小区是我的家,我有责任守护他”。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芳不计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不惧恶言相加的宽阔胸襟,得到绝大部分居民的赞赏和敬佩。她无疑已是小区居民心目中的“总理”!在小芳的带领下,志愿者队伍工作展开井然有序,致使小区在极短的时间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久事大桥公寓小区也较早从封控区转为防范区。
动人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小芳的无私付出实在令人钦敬,但她却是满口的感恩,她感谢志愿者团队全体成员的辛劳和奉献,感谢居委和小区居民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在陆家嘴防疫部门工作的丈夫的理解和关爱!让我们向人美心灵更美的张小芳以及志愿者们致以真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