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五个新城建设。加大功能导入力度,加快集聚一批企业总部、研发机构和要素平台。全力打造新城中心、产业社区、老城社区等示范样板区。深化“一城一名园”建设,鼓励更多科技企业落户新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松江枢纽等“一城一枢纽”,推进12号线西延伸、嘉闵线等轨道交通线建设,提高中运量等骨干公交网络密度。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和水平,新建15所中小学、幼儿园,推进新城绿环、体育公园、文化新空间建设。
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全力推动产业转型,促进产业向高端、智能、精细、绿色方向发展,打响特色产业园区品牌。全力推动空间转型,加强内外交通衔接,加快宝山吴淞和南大地区、金山滨海地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全力推动治理转型,增加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七)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更多政策、资源和力量向乡村倾斜,持续实施“三园”工程,充分彰显乡村经济、生态、美学价值,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发展都市绿色现代农业。深化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抓好粮食蔬菜生产。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新建3万亩高标准农田。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建设2000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新建1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持续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民宿等特色文旅休闲产业发展。加快横沙新洲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域外农场高质量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多安全优质的农副产品。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2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加强特色风貌塑造和乡村产业培育。继续推动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试点建设高品质农民平移集中居住区。持续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20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打造10万户“美丽庭院”。
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搭建区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平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第三轮农村综合帮扶。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培育高素质农民2400人以上,促进农民收入多途径增长。
(八)着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软实力。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持续提升城市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开展“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等主题活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持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成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界技能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设施,规划建设上海工业博物馆,促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更新与功能提升,升级打造一批家门口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入实施文艺创作精品、优品、新品扶持计划。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推进长江口古船考古发掘工程,完成国家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打响“演艺大世界”、国际艺术品交易等文创品牌,推动网络视听产业升级,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设计之都。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增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建设,推动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功能提升。加快建设都市旅游首选城市,打造“一江一河游览”、“海派城市考古”等文旅精品。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体教融合机制,建成开放徐家汇体育公园,举办上海网球大师赛等国际赛事,办好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等自主品牌赛事。支持上海体育健儿在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上创造佳绩。
(九)着力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提升对各类风险预警防范化解的能力,筑牢城市安全屏障。
持续优化疫情防控工作。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优化防控措施。加强医疗资源储备和诊治能力提升,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健康服务,全力保健康、防重症。持续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引导市民当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强化重点机构防控,切实保护好脆弱人群。加快新疫苗、新药物研发转化,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推进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划小做实基层治理单元,优化社区网格运行机制,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和改进民族、宗教工作。优化人口服务管理。扎实做好家门口信访服务、人民建议征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提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建设。
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坚持能开尽开,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空间对外开放、为民所享。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完成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设置优化5000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完成徐家汇等商圈景观灯光提升改造,建成100个“美丽街区”。改造22个易积水小区、11条道路积水点。健全城市管理标准体系。
守牢城市安全底线。坚持源头管控、预防为先,统筹灾害事故综合防范治理,聚焦危化品、燃气、自建房、消防、交通、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从严从快狠抓问题整改,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构建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粮食、能源和战略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
(十)着力实施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市民持续增收。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和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推进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
强化养老托幼服务和社会保障。适应“一老一小”人口分布和结构变化,坚持普惠安全、方便可及,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5000户、社区长者食堂40个、社区托育托额3200个,提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服务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优化长护险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制度改革,统筹提高养老金、医保、低保等社保待遇标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一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营造无障碍友好环境。
深入推进健康上海建设。深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加快高水平医院“一院多区”建设,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力标准化工作,打造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标杆机构。优化医保支付与药品集中采购协同机制。实施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加快打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完成12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28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建设筹措7.5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我们要更大力度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军地协同,更好服务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水平,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发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要营造干部敢为、基层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实践的浓厚氛围,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真抓实干、奋力前行,在新的赶考路上努力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四、深入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做好今年和今后五年工作,关键要牢记“三个务必”,忠诚干净担当,高效规范服务,着力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以政治建设锤炼忠诚品格。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要求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市委决策部署。
以法治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和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扎实做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实施,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加强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政府立法。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打造亚太仲裁中心,建设更加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拓展政民互动,构建发布、解读、回应、参与“四位一体”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政府要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更好发挥统计和审计监督作用。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
以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巩固拓展营商环境创新成果,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高水平对标改革,全力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探索极简审批。推进全过程公正监管,建成全市统一的综合监管系统,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推进全周期提升服务,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和就近办、集成办、马上办。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坚持过紧日子,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确保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以作风建设激励担当作为。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久久为功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把严的基调落到实处。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推动公务员队伍实干争先。人民所急所需所盼就是政府所系所担所办。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强化为民意识,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心连心为民造福,实打实为民办事,努力创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